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 广告热线:0791-86849351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房产 > 本网专稿

成功化解问题229个!九江市出实招破解不动产“登记难”

2024-12-11来源:大江网编辑:裘沙沙作者:

  12月5日上午,记者从九江市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8月15日起,九江市全面开启了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229个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涉及房屋套数7.4万余套,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全力化解难题,切实解决历史“旧账”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针对“办证难”历史遗留的难点堵点问题,九江市自然资源局结合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分类施策妥善解决保交房项目办证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九江市实际,推动市政府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办的名义出台了《九江市推动不动产领域“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的处置意见》,创新性地提出了“1237”具体处置意见。“1”是坚持一个原则,即“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原则。“2”是坚持两条底线,即房屋质量安全底线和房屋消防安全底线,两条底线缺一不可。“3”是坚持三分离并行办,即实行“证罚分离、证审分离、证缴分离”。“7”是做到七类问题分类处置,切实做到明确责任、保障权益、依规处置,为推动全市化解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遵循。

  为防止新增历史遗留问题的发生,全市强力推进网签备案与预告登记一并办、首次登记与转移登记一并办、交地(房)即交证。一是全面推行预告登记,提前收集业主办证所需要的所有材料;二是合并办理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减少办证环节;三是打通了不动产跟住建、税务、银行的系统,在开发企业交房现场设立不动产登记办理点,实现交房的同时即交证。另外,九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化解现有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机制,从源头上避免新增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发生。该中心和住建部门联合推出了“购房合同网签备案及预告登记”的举措,在业主在购买预售房屋的同时,为业主办理预告登记,防止因开发企业的土地被抵押、查封而导致的登记难问题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的监管和指导。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为52个楼盘开展了“交房即交证”,已发证5359本,202个地块实现了“交地即交证”。

  为化解房屋未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不能办理问题,坚持两条底线,即保留房屋质量安全和消防安全两大核心要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余无法补齐的予以容缺,比如园林绿化验收、雨污验收等短期内无法达标的,采取职能部门督促开发企业整改与办证相分离。保证安全,针对无法正常办理竣工验收的项目,由开发企业或代办主体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房屋质量和消防安全鉴定。由住建部门组织核查,对达标的项目,出具认定意见,作为登记依据,办理不动产权证。

  持续改革创新,推进工作提质增效

  为切实解决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下班时间没处办事”的问题,将登记窗口延伸至乡镇、银行和开发企业,累计向全市乡镇延伸登记服务网点183个,抵押登记服务延伸网点437个,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延伸登记服务点465个,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就近可办、出门即办、乡镇能办”。

  推出“双预告登记”等十余种合并办理业务,将原本多种分开办理的业务组成一笔业务,实现一次申请,一套材料同时办理多个业务。打通了部门间的系统壁垒,与住建实现数据互通互联,线上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即预告登记”业务,实现预购商品房网签备案和预告登记的同步办理。

  在全省率先开发了全市一体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范围内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全程网办、一窗受理、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首个涵盖了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发布、看房洽谈、合同签订、资金监管、缴纳税费、转移登记、抵押贷款、水电气过户等全链条服务的“九江市二手房服务平台”,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一个免费、安全、便利的官方二手房服务平台。

  实现“赣通码”在不动产登记场景“一码通办”,只需一部手机,出示赣通码,即可在线获取办证所需材料,完成不动产业务受理,为群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加便捷高效的“亮证办理”服务体验。开通产权人授权查询、云委托办理服务功能。无需亲自到场,云委托即可办理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

  九江市自然资源局还呼吁广大群众,无论是已经化解的历史遗留项目小区还是新交付的商品房,只要具备登记条件,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开发建设单位协助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大江网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