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房企陆续披露10月份销售业绩,多数公司销售金额、销售面积环比增长较为明显,房企“银十”销售数据整体表现亮眼。机构数据显示,10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10.53%,环比增长67.45%。
住建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在存量增量政策叠加的“组合拳”作用下,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0.9%。成交量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展,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
销售额增长
多家房企10月销售额实现环比增长。以融信中国为例,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于2024年10月的合约销售额约为6.59亿元,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为64879平方米,平均合约售价为每平方米10151元。
2024年9月,融信中国合约销售额约为4.46亿元,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为54132平方米,平均合约售价为每平方米8231元。
碧桂园披露的2024年10月份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于2024年10月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43.3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
2024年9月,碧桂园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36.2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为42万平方米。
部分房企10月份销售均价下降,销售金额环比下滑。雅居乐集团披露的2024年10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集团和附属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以及由集团管理并以“雅居乐”品牌销售的房地产项目,2024年10月的预售金额合计为13.9亿元,对应建筑面积为11.8万平方米,平均价为每平方米11824元。截至2024年10月31日,今年以来集团和合营公司、联营公司,以及雅居乐项目的预售金额合计为135.6亿元,对应建筑面积为101万平方米,平均价为每平方米13428元。
雅居乐集团披露的9月份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集团和附属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以及由集团管理并以雅居乐品牌销售的房地产项目,2024年9月的预售金额合计为18.2亿元,对应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平均价为每平方米13013元。
政策“组合拳”显效
住建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在存量增量政策叠加的“组合拳”作用下,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0.9%。成交量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展,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10月重点100城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31%,同比由降转增,自去年6月以来同比首次转增。二手房方面,“以价换量”带动二手房成交持续活跃,10月环比由降转增,同比增幅超两成。
从百强房企角度看,2024年1-10月,百强房企销售额为34599.95亿元,同比下降34.7%,降幅较上月缩窄4.08个百分点。10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10.53%,环比增长67.45%。
住建部透露,商品房销售面积“银十”超过“金九”。
“金九银十”是房地产销售旺季。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二手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4.5%,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环比增长5.8%。9月份是三季度末月,房企通常会拼业绩冲销量。受9月份冲量透支的影响,10月份成交量通常会环比下滑。但今年“银十”成交量超过了“金九”,也是2007年以来“银十”首次超过“金九”。
找房热度回升
从找房热度看,58同城、安居客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全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上涨13.2%。各线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暖,一线城市新房找房热度上涨明显,环比涨幅为16.4%,其中深圳找房热度环比上涨34.9%。价格方面,2024年10月,全国重点65城二手房挂牌均价为1421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06%。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地产政策“组合拳”提振效果显著。10月份,新房和二手房网签成交面积同比、环比显著改善,市场活跃度显著修复,房价出现止跌迹象,后续要关注市场复苏的持续性。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潜在需求量大,中高端改善需求旺盛。一线城市放松限购,带来市场热度及交易量的快速拉升,改善型需求入场趋势明显。
华西证券研报显示,今年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趋势出现拐点。随着政策持续发力,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业绩表现稳健的房企值得关注。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